红山家园

关注民生 . 红山百姓家园互动交流平台,欢迎您!
搜索
红山家园 古城镇 乡村文化 查看内容

继承农村文化,传统根基不能失

2020-2-13 12:11| 发布者: xiaohe| 查看: 908| 评论: 0|来自: 网络

摘要: 全国性的城市化进程中,如何协调好城乡经济社会和文化教育同步发展,这是我们整个21世纪都需要认真思考和解决的大问题。

当前,全国城市化进程正剧烈改变着我国乡村的社会形态和农民们的生活方式。在这大巨变、大转型的时代浪潮之下,一些来自农村的知识分子敏锐地感受到自身生命存在感在农村和城市的双重失据,以致发出了“在城市是寓公,在家乡成了异客……已经无家可归”的悲叹。如果我们继续着眼于更为庞大的农民工、乡村少年等农村人群,这种存在于生命中的无归宿感实在是必须引起重视了。

图片:来源网络

  这种“失根”现象表现为一种生命体验——文化精神上的无归依感,即在城市化大浪潮冲击下,传统乡村解体,乡村文化虚弱,日渐失去对广大农民,尤其对乡村少年的亲和力,而城市文化又过于遥远。于是,就出现了乡村文化和乡村教育的双重危机。
  究其根源,农村文化“失根”的首要原因是传统生活方式的消亡与崩溃。长期以来,广大农民在面对大自然式的协同劳作中形成了家庭、家族、邻里之间亲密接触、和睦相处的生活形态。如今,在机械耕作、外出务工、经商等渐趋多样化的生产方式下,农民社会关系也日渐独立分化了。一方面,集体性的传统文化生活,比如民间节日仪式越来越空洞化;另一方面,与早期集体生产相伴随的电影放映队等农村公共生活形式也逐渐消逝。必须看到,传统乡村文化的衰落,很大程度上是造成当前农村生态环境恶化,家庭邻里关系淡漠、紧张,违法犯罪盛行,社会安全感丧失的根源之一。
  传统乡间伦理价值秩序逐步解体,而现代法律又远未进入农民日常生活形成新的价值秩序,又是乡村文化“失根”的根本原因。随着传统伦理价值体系解体,很多“农民”对自我价值的认识趋于利益化,钱成为衡量自我价值的唯一标准,以致拜金主义、低俗文化、消费文化盛行于广大乡村。更为严重的是,一些传统恶习,比如赌博、暴力犯罪等在许多农民尤其是年轻人群中死灰复燃,成为危害国家长治久安的隐患。
  城乡间长期存在的文化鸿沟也是加剧农村文化“失根”的重要原因。户籍隔离制度下的城乡经济生活和社会管理模式,使农民们很难充分享受到城市文化并予以认同。这样,农村和城市文化的双重缺失,使他们生命的归依感和价值认同极易动摇,成了在文化精神上的无根存在。
  乡村文化教育的衰落,会造成亿万农民“流离失所”,我们必须为此找到解决办法。在我看来,首要工作就是要做好农村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好农村自然生态。其次,要大力发展乡村文化和教育事业。就当前现实而言,解决好农民工子弟上学问题,以及农民工和农村大学生就业问题是重中之重。最后,可依托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介广泛传播乡村文化精华,积极发展乡村文化产业。
  从根本来说,文化失根问题说到底还是要靠经济发展来解决。当农村人看到城市的灯红酒绿,看到城里人大把赚钱,他们自己却只能面朝黄土背朝天,因此产生心理失衡,再好的文化也不可能有吸引力。全国性的城市化进程中,如何协调好城乡经济社会和文化教育同步发展,这是我们整个21世纪都需要认真思考和解决的大问题。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