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山家园

关注民生 . 红山百姓家园互动交流平台,欢迎您!
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4318|回复: 0

      吡虫啉、噻虫嗪、噻嗪酮等这些农药要慎用!

      [复制链接]

      4

      主题

      14

      帖子

      3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8
      发表于 2020-3-21 08:35: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以下为全国农技中心印发《2019年全国农业有害生物抗药性监测报告》的选取。

      untitled.png
      褐飞虱
      建议各稻区停止使用吡虫啉、噻虫嗪、噻嗪酮防治褐飞虱

      监测结果
      目前监测地区褐飞虱所有种群对第一代新烟碱类药剂吡虫啉处于高水平抗性(抗性倍数>1000倍),对烯啶虫胺处于低至中等水平抗性(抗性倍数5.8-29倍),对第二代新烟碱类药剂噻虫嗪处于高水平抗性(抗性倍数>300倍),对第三代新烟碱类药剂呋虫胺处于中等至高水平抗性(抗性倍数22-196倍)。

      对昆虫生长调节剂类药剂噻嗪酮处于高水平抗性(抗性倍数>500倍)。对有机磷类药剂毒死蜱处于中等水平抗性(抗性倍数12-33倍)。与2018年监测结果相比,褐飞虱对毒死蜱抗性倍数总体变化不大。对吡啶甲亚胺类药剂吡蚜酮处于中等至高水平抗性(抗性倍数85-252倍)。

      与2018年监测结果相比,褐飞虱对上述农药的抗性倍数总体变化不大。
      对策建议
      根据目前监测结果,褐飞虱种群除对烯啶虫胺处于低至中等水平抗性外,已对其他田间常用药剂处于中等至高水平抗性。因此在褐飞虱防治过程中,迁出区和迁入区之间,同一地区的上下代之间,应交替、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制、无交互抗性的杀虫剂,避免连续、单一用药。

      鉴于目前褐飞虱对吡虫啉、噻虫嗪、噻嗪酮均已产生高水平抗性,建议各稻区停止使用吡虫啉、噻虫嗪、噻嗪酮防治褐飞虱;严格限制吡蚜酮、呋虫胺防治褐飞虱的使用次数,每季水稻最好使用1次;交替轮换使用三氟苯嘧啶、烯啶虫胺等药剂,延缓其抗性继续发展。

      u=1280689632,450024251&fm=26&gp=0.jpg
      白背飞虱
      目前已对噻嗪酮产生高水平抗性

      监测结果
      目前监测地区白背飞虱所有种群对昆虫生长调节剂类药剂噻嗪酮、有机磷类药剂毒死蜱处于中等至高水平抗性(对噻嗪酮抗性倍数42-160倍、对毒死蜱抗性倍数15-240倍);对新烟碱类药剂吡虫啉、噻虫嗪、呋虫胺处于敏感至中等水平抗性(对吡虫啉抗性倍数2.1-18倍、对噻虫嗪抗性倍数2.0-10.1倍、对呋虫胺抗性倍数1.3-12倍)。与2018年监测结果相比,白背飞虱对以上药剂抗性倍数总体变化不大。

      对策建议
      鉴于白背飞虱和褐飞虱通常混合发生,且目前褐飞虱已对噻嗪酮产生高水平抗性,建议各稻区暂停使用噻嗪酮防治白背飞虱,延缓抗药性继续发展。考虑到新烟碱类药剂对白背飞虱的毒力依然很高,当田间稻飞虱种群以白背飞虱为主时,可使用噻虫嗪、呋虫胺、烯啶虫胺、三氟苯嘧啶等药剂防治白背飞虱。

      u=110095231,826901191&fm=26&gp=0.jpg
      灰飞虱
      严格限制毒死蜱使用次数,轮换使用烯啶虫胺、吡蚜酮等

      监测结果
      目前监测地区灰飞虱所有种群对新烟碱类药剂噻虫嗪、烯啶虫胺,以及吡啶甲亚胺类药剂吡蚜酮等药剂处于敏感状态;对有机磷类药剂毒死蜱处于中等水平抗性(抗性倍数51-71倍)。与2018年监测结果相比,灰飞虱对以上药剂抗性倍数总体变化不大。

      对策建议
      在灰飞虱产生抗性地区,严格限制毒死蜱使用次数,轮换使用烯啶虫胺、吡蚜酮等不同作用机理药剂防治灰飞虱;在水稻生长后期,当灰飞虱与褐飞虱混合发生时,不宜使用噻虫嗪进行防治。
      u=1604729832,2922156402&fm=26&gp=0.jpg
      二化螟
      与2018年相比对氯虫苯甲酰胺抗性倍数有所增加

      监测结果
      浙江东部沿海地区、江西环鄱阳湖地区、湖南南部地区二化螟种群对双酰胺类药剂氯虫苯甲酰胺处于高水平抗性(抗性倍数291-2088倍);江苏、安徽、湖北、四川等省二化螟种群对氯虫苯甲酰胺处于敏感至中等水平抗性(抗性倍数1.1-32倍)。与2018年监测结果相比,二化螟对氯虫苯甲酰胺抗性倍数有所增加,除高水平抗性地区外,安徽、湖北部分种群上升为中等水平抗性。

      浙江、江西、湖南等省二化螟种群对大环内酯类药剂阿维菌素处于中等至高水平抗性(抗性倍数12-142倍);江苏、安徽、湖北、四川等省二化螟种群对阿维菌素处于敏感状态。与2018年监测结果相比,二化螟对阿维菌素抗性倍数总体变化不大。

      浙江省二化螟种群对有机磷类药剂毒死蜱、三唑磷处于中等水平抗性(对毒死蜱抗性倍数12-40倍、对三唑磷抗性倍数12-73倍);湖北、四川等省二化螟种群对毒死蜱、三唑磷处于敏感状态。与2018年监测结果相比,二化螟对有机磷类药剂抗性倍数总体变化不大。

      对策建议
      二化螟对杀虫剂抗性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其中浙江、江西、湖南等省部分地区种群对氯虫苯甲酰胺处于高水平抗性,对阿维菌素处于中等至高水平抗性,对毒死蜱、三唑磷处于中等水平抗性。

      因此二化螟抗性治理要采取分区治理措施,在高水平抗性地区停止使用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在中等抗性以下地区继续限制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三唑磷、毒死蜱等药剂使用次数,轮换使用乙基多杀菌素、双酰肼类药剂,避免二化螟连续多个世代接触同一作用机理的药剂。同时,为应对二化螟抗药性问题,在采取低茬收割、深水灭蛹、性诱控杀等非化学防控措施的基础上,改变施药方式,采用秧苗药剂处理技术来早期防控二化螟,减少大田期施药次数。

      来源:天天学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