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坐,冥想,站桩,导引、气功等等诸多的方式,都可被认为是静功。练功者认为可以放松身心、调理气息、益寿延年。在各门派的武术、气功、瑜伽,以及西方的养生运动中,都有各自体系的静功训练。那么,练习静功能达到养生的效果吗?
一,《黄帝内经》是怎样论述静功的?
《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夫上古之圣人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
这段话讲得就是练静功的情景,要人注意驱邪气、避贼风,作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就可以不得病了。
要做到这些,就必须不做坏事而得心安不惧,不可多欲而达清静无为。
《素问·上古天真论》又说:“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
这段话也提醒人们不要过于劳作。力求生活恬静愉悦。
《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夫阴阳之气清,静则生化治,动则苛疾起,此之谓也。”
这段话精辟地阐发了静与动的内蕴,它概括了先人无数静与动的实践的经验教训(上古人以跑跳热身御寒者先死,在山洞静坐避寒者得以生存等等),成为静坐气功久远的理论渊源,而这与中国古代“坐文化”的高度发展又密切相关。中国古代神像大都是坐在石、木、椅上以表示其神韵和威严,佛像几乎都是盘坐练功的形态,而古希腊诸神雕像则大都是直立的。
我国的静坐气功和坐文化,有着特别久远而丰富的内容,有待于我们去挖掘和研究。
二,有科学家认为静可以减少能耗延长寿命
为什么一些生活平静的鹦活到80岁和80岁以上,而一些麻雀只活四年?
法兰克福的动物学家罗兰德·普林岑格尔对此提出了他的理论:
任何生物有机休“生物钟”的独特测量单位是能量消耗。那些在进化过程学会节约能耗的生物休内的“钟”走得较慢,因而廷长了它们的生命,那些“浪费”能量的生物生命则较短。
这位科学家认为,能量消耗取决于生活方式。
活泼麻雀的生活比平静沉着的鹦鹉紧张得多。
妇女寿命比生活方式紧张的男人平均高10%。
僧侣和隐居者寿命长,这与他们采取平静而有节奏的生活方式、轻轻地制动着“生物钟”有关。
三,中国传统气功理论认为”生命在于静养“
乌龟是最少运动的动物,却是动物中的长寿者。
广东梅县曾发现压在千斤基石下两百多年的活龟。
辽宁省曾发现一些寿命为835—1095年的古莲子,经培植后,发芽率达90%以上。
这些动物、植物的代谢率趋于零。
降低代谢率,减少能量消耗被各国抗衰老研究人员认为是一种廷长寿的方法。
我国传统的“以静养生”理论中的要点之一,也是以静坐减少能量消耗,要求在一定时间内练功,闭目塞兑,把“视听言动”的向外消耗变成向内积累。于是气功界有了一种说法:“生命在于静养”。这是指气功状态相对的静止。
四,美国曾对80岁以上的老人做过研究
美国哈佛大学查理教投和马里兰州大学,哈里博士,经三年研究证明,静功不但可廷长老人寿命,而且可使老年人生活品质提高,兴趣广泛,对前途充满希望和信心。
为了证实各种身心练法的优缺点,他们把平均年龄81岁的老人分成4组:一组练静功,另两组练其它身心放松法,对照组不参加任何锻炼。三个月,他们惊奇地发现,静功组老人个个意气风发,思维敏捷,医学检查表明心跳次数减少、血压降低,从而减少犯心脏病的可能,而其它两组基本上无明显效果。
三年之后的结论更令人吃惊,静功组200多老人无一死亡,身体素质和精神面貌比三年前还好;而其它三组478位老人,有298位死亡,死亡率高达62.5%(美《社会心理学)杂志57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