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山家园

关注民生 . 红山百姓家园互动交流平台,欢迎您!
搜索
红山家园 民生关注 仁化县 查看内容

擦亮文化品牌 彰显文化自信——仁化县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工作纪实

2018-7-6 18:19| 发布者: ainiu| 查看: 663| 评论: 0

摘要: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去年来,仁化县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中央、省和市对文化工作提出的新部署、新要求,结合仁化县委“一三九”发展战略,大 ...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去年来,仁化县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中央、省和市对文化工作提出的新部署、新要求,结合仁化县委“一三九”发展战略,大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不断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红色基因,推动红色文化产业建设,使粤北千年古县——仁化的文化自信日益彰显,为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把文化设施建到老百姓家门口


红山镇是仁化县最偏远的乡镇之一,日前记者在红山镇看到,以当地毛竹为元素设计的图书馆独具特色,馆内排满崭新的书籍,还有杂志、报刊数字阅览器,特色沙发、桌椅等休闲茶座设施也应有尽有,吸引了不少小朋友前来借阅、看书,也成了当地一道靓丽的风景。


仁化县文广新局局长刘强告诉记者,仁化县是2017年广东省十四个总分馆建设试点县之一。去年来,仁化县投入了200多万元,建成了以县图书馆为总馆,以长江镇、闻韶镇、董塘镇、红山镇、凡口矿图书馆等5个镇(企业)为分馆以及15个服务点的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各分馆的设计、建设结合镇域特色,充分融入本土文化特色进行建设,馆舍的内部空间本着“以读者为中心”的理念来布置,充分体现了开放性、流畅性的特点,打造了不同风格休闲阅读区域。各分馆及服务点的配送图书总量达12万多册,电子阅读器触摸屏一批,总馆、分馆、服务点实现统一编目、统一配送资源、统一管理、实现一卡通业务,一个传统图书馆+数字图书馆服务的“网络”体系基本形成,为县、镇、村三级的群众享受阅读的乐趣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为完善基层文化服务功能,该县还全面铺开了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工作,采取承建商带资、各镇(街)配合的建设思路,充分利用现有条件,按照人口集中、交通便利、方便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原则,征求村(社区)意见,择优选定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地址,旨在打造群众家门口就能参与的文化场馆,确保到2018年底在仁化范围内的镇(街)和村(社区)全面建成功能齐全、资源充足、设施完善、服务规范、保障有力、群众满意的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设施和场所。截至目前,该县完成了闻韶镇、红山镇、石塘镇、董塘镇、长江镇5个综合文化站升级改造工程,完成建设和正在改造提升的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共82个,提升了城口镇、闻韶镇、黄坑镇、董塘镇文体广场建设,红山镇和周田镇的文体广场正在规划建设。  

同时,该县还大力加强博物馆和文化馆的建设。投入县博物馆约4.2万元,增设无障碍通道、残疾人设备等人性化设备,对三楼展厅进行重新布展;投入县文化馆18万元,更新小剧场灯光、音响等道具设备,完善演出设施设备,增设场馆无障碍通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益广告、道德模范事迹专栏和书画创作室顶棚防漏改造,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力度。  

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提升后,文化服务群众的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去年,该县博物馆共接待群众10.2万人次,县图书馆接待读者6万人次、外借册次达4.3万以上,县文化馆开展免费辅导、送戏下乡等活动,全年服务群众13万人次。各镇(街)免费接待群众共21400人次,做好8家农家书屋图书轮换试点工作,补充更新25000册书籍,“三馆”及各镇(街)免费开放水平显著增强,充分发挥基层文化服务阵地宣传教育作用,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

把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送到群众眼前

近日,在红山镇文化广场,挤满了围观群众,一打听得知仁化县文化志愿者服务队在这里开展送戏下乡演出。仁化县文广新局分管副局长黄樱介绍,仁化县文化馆克服编制内文化工作者较少的困难,广泛动员退休职工、经营个体户、文艺爱好者等注册加入文化志愿者服务队,参与各种文艺活动,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作贡献。目前,该县建立了有100多人组成的文化志愿者服务队,形成了以县文化馆正式文化工作者为主、文化志愿者服务队为辅的强大文艺工作队伍,为开展文化惠民、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奠定了基础。


在建强文艺工作队伍的基础上,去年来,该县进一步繁荣文艺精品创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作出舞蹈、小品、表演唱、军体操、音诗画、采茶小戏、广场舞、服装秀、书画作品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各类文艺作品30余件,其中宣扬精准扶贫政策的采茶小戏《扶贫新曲》在第五届韶关市戏剧曲艺花会比赛中获得戏剧类金奖,极具粤北革命特色的表演唱《月姐歌·双峰寨战歌》和反腐倡廉题材小品《车位的名义》分获曲艺类和小品类铜奖,原创中国画作品《高原牧歌》《雨洗高秋》《心闲应是仙》被选送广东省第十四届美术书法摄影作品联展。

该县坚持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扎实开展文化“三送”下乡活动,由县文化馆专业人才给予设备支持和专业指导,开展了“携手共建文明城同心共筑中国梦”“共建仁爱仁化·促进戏曲传承”送戏下乡巡回演出活动2轮共56场次。开展送书、送视频下乡活动12次,共送去图书1200多册,发放科普知识资料2400多份。认真组织开展好送电影下乡活动,全年送电影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进军营等专场电影放映1600场次。同时,在县城范围内举办了“锦江欢歌”系列广场文艺演出共10场,举办了一系列阅读推广、廉洁读书月教育活动共11场次,组织指导各镇(街道)开展民俗巡演、文艺汇演、文娱活动比赛等各类文化活动共计97场次,为全县群众送上众多精彩节目,向广大群众传递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保护文化遗产 留住集体记忆

走在石塘镇的街道上,总有一股酒香似有似无从巷子深处飘来,弥漫鼻尖。顺着酒香的牵引,记者来到了石塘古村梨树下堆花酒坊。脚步越走越近,酒香越来越浓,终于看到酒坊的主人李振祥正在灶台前忙碌着。他告诉记者,这就是村里酿的堆花米酒,已经被列为了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石塘堆花米酒采用当地优质的地下水源、自制酒饼以及传统工艺纯手工酿制而成,集色清、气香、味醇、质好于一身。而堆花米酒的名字,则来自于南宋名相文天祥所赞之言:“店家酿得如此好烧酒,真是香气扑鼻,层层堆花。”近年来,该县加强对堆花米酒酿造技艺的传承保护,充分利用连续两年举办的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仁化石塘镇赛事活动,提高堆花米酒酿造技艺的品牌打造和产品宣传营销,堆花米酒传统酿制坊由原来的几家发展到现在的近30家,堆花米酒销售价格由原来的平均每公斤16元上涨到现在的60元,身价倍增的堆花米酒成为了石塘村农户的“金汤汤”“致富酒”。  

堆花米酒只是仁化县16个非物质遗产项目中的一项。去年,该县还争取市级专项资金共25万元对省级非遗项目“石塘月姐歌”“仁化土法造纸”两个传承基地进行升级改造,投入15万元在夏富牛鼻村建成市级非遗项目“夏富装故事”“闹春牛”传承保护基地。认真做好非遗申报工作,完成“夏富装故事”申报第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申报工作,以及“仁化土法造纸”“夏富装故事”“丹霞红豆饰品制作”三个项目的传承人申报第六批市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申报工作,进一步提升全县非遗项目和传承人级别。积极开展非遗宣传活动,组织非遗项目石塘堆花米酒酿造技艺、丹霞红豆饰品制作参加第十三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推广仁化非遗项目。在去年全省“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丹霞山分会场活动、广东仁化文化旅游节以及国庆黄金周、春节黄金周和今年五一小长假等期间,开展了仁化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示展演活动,进一步提升了仁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名度。  

与此同时,该县扎实做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对文峰塔、澌溪寺塔周边环境进行维修整改,重新修整、粉刷围墙,对云龙寺塔进行塔身修缮,完成申报华林寺塔、双水塔、董劝书院保护规划,全年开展文物巡查2次,共历时64天,对全县范围内共66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了巡查,及时发现并解决文物安全问题。结合“5·18”国际博物馆日、建军、建国纪念日等契机,举办了“让文物活起来”文艺专场演出1场,“红色岭南,军魂长存——红军粤北历史图片进校园巡回展览”“花是结果,血是成果——仁化暴动史迹图片展”“迎十九大——中国共产党党旗诞生历程图片展”共36场次,发放文物宣传小册子4000多份,宣传普及仁化县文物保护工作、文化遗产知识。完成了韶关市历史文化名村和传统村落文物调查、长征文物基本情况调查等工作。

弘扬红色文化 打造红色旅游

经中共中央办公厅批准设立的红军长征粤北纪念馆落户仁化县城口镇,该纪念馆于去年7月26日奠基,是一个以纪念红军长征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目前,红军长征粤北纪念馆建设正在加快推进,将于2019年建成,建成后将重点展示红军长征过境粤北战斗历程,集中呈现红军各个时期在粤北开展的革命活动。  


仁化是广东省革命老区、红军长征突破国民党第二道封锁线的主战场,留下了大量重要的红色军事文化历史遗产。有史记载的红色革命遗址多达210多处,其中城口镇是红军长征途中重要的一站,是全国20个“我心目中的长征纪念地”之一,有铜鼓岭纪念园、红军街、谭甫仁将军旧居等多处红色军事文化遗址。  

日前,记者前往城口镇采访,站在千年的古秦城下,回看那斑驳的古墙、深幽的小巷,80多年前中央红军长征经过粤北在街头露宿的景象似乎呈现在记者眼前。怀着激动的心情,记者在向导的带领下,踏着革命前辈的足迹,走过萝卜坝、锦城温泉、正龙街、广州会馆、地下交通站“胜一”理发店,以及开国中将谭甫仁旧居等遗址遗迹,追寻红军的记忆,聆听革命故事,接受红色文化教育。“这些革命遗迹都是十分宝贵的财富,现在是和平时期,我们要按照党的十九大关于传承红色基因、继承革命文化的要求,深入挖掘好保护好仁化这些丰富的革命历史文化资源,大力弘扬红色文化,充分发挥其对旅游的特有的作用,打造富有特色的红色旅游产业,树立仁化红色文化品牌。”刘强说。  

去年以来,围绕打造县城—城口长征历史文化游、石塘—董塘红色特色游、环丹霞山红色元素游等红色游线路,该县加大力度推进红色革命遗址挖掘、保护和利用工作,全力推进红军长征粤北纪念馆、城口红色特色小镇、省定党建示范工程第一批“红色村”示范点董塘镇安岗村等项目建设,建成铜鼓岭红军烈士纪念园,完成对双峰寨、思诒堂、董劝书院等革命遗址的建设性保护,举办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韶关仁化站赛事、红色古驿道·迷你微长征徒步活动,以石塘双峰寨保卫战、仁化革命历史人物阮啸仙为原型打造《双峰寨战歌》《闪耀北斗星》等大型歌舞剧。目前,石塘古村、石塘双峰寨、城口镇红军街等红色景点成为了党员群众探寻红色记忆的热选地。  

对于仁化未来的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刘强更是充满信心,他说,红军长征粤北纪念馆和城口红色特色小镇明年建成后,将成为仁化县红色旅游的“拳头产品”,辐射带动全县红色爱国教育、红色旅游、红色文化产业的发展,并为仁化打造成全省传承红色基因、唱响红色主旋律的红色革命胜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提供支撑。

图文:县委办谭玉玲龙全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红山家园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红山家园网,转载请注明“来源:红山家园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信息,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